2011/4/7 发表于5237天前 英国 35915
最近和朋友聊到英国华人小区里的一些情况,他声音里透出讥讽:“你敢相信吗?小区内外,就像两个世界。”
从何说起呢?他所谓的“小区外”,指的是英国主流社会。这里提到的华人社会,并非指狭义上的“唐人街”,而是广义的在英华人。
举个例子,在英国读大学的人都知道,校方对论文抄袭、剽窃等事件管制异常严格。我一次写论文,引用了别人的话并注明出处,只因出处没写完整,就被老师叫去“重点关照”了半天。但翻翻手边的华文报纸,却发现众多“论文代写”广告堂而皇之出现,“一条龙”服务甚至“体贴”到承诺会提供网络“反抄袭”检测报告,这是为保证论文的原创性以通过校方考察。
和国内老同学打电话,她向我抱怨:在一家民企打工,工资被克扣,号称是去交五险一金,实则完全是浮云,发工资还得用现金,仅因老板要偷税漏税。
我在电话这头讪笑:这种情况我并不陌生,英国的华社有时在一些国内“特色问题”上是相当地“原汁原味”——英国华人老板不给员工交税很常见,甚至争取合法的带薪年假也可能被老板以各种理由拒绝。
在英国,官方这边规定21岁或以上人士的法定最低工资为5.93英镑/小时,部分华人老板那边就开出3.5英镑/小时的薪水,还摆出副“爱干不干,不干自有人前赴后继等着干”的架势;英国人追求“平衡生活与工作”,但如果给华人老板打工,还是先做好夜晚、周末加班的准备吧。
许多看起来高度融入英国社会的华人精英也默认华社中“风俗”不同于主流——说好听点叫宽容,说难听了难逃“自我歧视”之嫌。
这个游离于英国主流社会外的小世界脆弱而顽强,两年前,当时的布朗政府收紧移民管理,严打非法劳工,首当其冲的就是中餐业。一些华工的处境令人同情,但一些奇怪的逻辑也相当刺耳,例如有华人组织表示,中餐业聘用非法华工,是因为本地人“无法胜任中餐烹饪技巧”,有非法华人哭诉,贩卖盗版光碟是因为被当局“逼急了”……
有人冷静地指出,在英国,少数族裔必须“会哭”才能“吃到奶”,华工为英国社会发展做出贡献,当局难道不能修改法律予以照顾?
事实上,迫于华社压力,英政府后来也出台了“短缺职位名单”等折中政策,为雇主从海外合法聘请华人厨师提供便利。然而政策实施后,因缴税、语言考核、薪酬标准等要求,合法申请者竟极少。
要我说,保护弱势的生存权没错,法律要根据民意调整也没错,但弱势争权不可忘记,法律终归反映道德底线,做人亦当如此。法律如拒绝低于道德底线的民意,其实是法律的胜利。弱势要维权,也要提高自身竞争力。
英国作为传统留学强国,其教育质量与学位含金量始终备受认可。在众多选择中,有五所大学凭借卓越的学术实力与相对亲民的费用,成为中产家庭的热门之选。
2025/8/5 发表于3天前 英国 613
2025英国本科申请数据出炉:国际生回暖,商科计算机方向申请量下降
2024-2025申请季英国本科申请总量达665,070人,较上一年增加8,310人,终结连续两年下滑趋势,英国高等教育市场迎来复苏信号。
2025/8/4 发表于4天前 英国 784
在2025申请季,牛津大学整体录取率为16.5%,而中国学生(含香港地区)的录取率因专业不同呈现较大差异。
2025/7/28 发表于11天前 英国 1164
2025雷丁大学高考直通车:中国学生可凭高考成绩直申本科课程
2025年申请季,雷丁大学继续向中国优秀高考生敞开大门,通过清晰的高考分数转换标准和灵活的补录政策,帮助更多中国学生实现英伦名校梦想。
2025/7/23 发表于16天前 英国 16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