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/3/8 发表于5267天前 英国 36485
英国媒体最新调查所获结果显示,英国大学学生作弊等欺骗现象严重,比4年前增加至少50%。
英国《每日电讯报》调查超过80所大学,发现不端行为在英国大学迅速蔓延。
这家报纸下属网站6日报道,2009至2010学年,接受调查的大学发生超过1.7万起欺骗事件。
调查认为,实际数字更高,原因是一些学校仅公布较为严重的事件。
欺骗在本科大学生中相对普遍,在研究生中大量存在。拉夫伯勒大学去年报告151起这类事件,其中43起是研究生所为。
格林尼治大学这类事件发生最多,为916起,比2005至2006学年增加376起。
白金汉大学教授杰弗里·奥尔德曼说:“就查获剽窃等欺骗行为而言,各大学可能比以前做得好。不过,我与各校同事交谈时一致认为:欺骗行为增加了。”
欺骗行为样式林林总总,例如剽窃、考试抄袭、冒名顶替、贿赂教职员、伪造导师签字。
东英吉利大学一名发言人列举的事例包括:一些学生上交的作业显现相同的差错;一些学生的报告与某一名学生的报告几乎一模一样;一名学生从维基百科网站上大段摘抄。
某大学一半学生 准备花钱买论文
肯特大学一名学生试图以“不正当手段影响一名教师或监考员”。
不少人从网站购买论文。学生花150英镑(约合244美元)或者更多钱可以“定制”论文。
按《每日电讯报》的说法,英国互联网论文买卖交易额超过2亿英镑(3.25亿美元)。
一些网站标榜,只要掏更多钱,可“保证”论文能获评优秀。一家网站注明,提供的论文“新颖、独特、原创、可靠”。一名“客户”留言:“结果与我期望的一样。我非常满意。”一些网站甚至提供快递服务。
曼彻斯特大学去年一项调查中,一半学生回答,准备花钱从网站买论文;45%“确信”过去一年中其他学生写论文或考试时使用欺骗手段。
处罚过轻或助长作弊
在学校的处罚方面,调查发现,仅有少数学生因欺骗行为遭开除。以牛津大学大学为例,该大学公布12起学术不端事件,其中两起学生遭开除。
伯恩茅斯大学公布53起这类事件,无学生遭开除,多数学生获零分。
白金汉大学教授奥尔德曼认为处罚过轻。“学生欺骗如此普遍。从总体看,处罚不严厉,这令人担忧,”他说,“照我看,再犯就应开除。”
奥尔德曼认为,一些学校的教学和考核方式助长学生不诚实行为。“笔试越来越少,多数大学以期末论文作为成绩评定依据,那会助长剽窃。”
英国作为传统留学强国,其教育质量与学位含金量始终备受认可。在众多选择中,有五所大学凭借卓越的学术实力与相对亲民的费用,成为中产家庭的热门之选。
2025/8/5 发表于3天前 英国 613
2025英国本科申请数据出炉:国际生回暖,商科计算机方向申请量下降
2024-2025申请季英国本科申请总量达665,070人,较上一年增加8,310人,终结连续两年下滑趋势,英国高等教育市场迎来复苏信号。
2025/8/4 发表于4天前 英国 784
在2025申请季,牛津大学整体录取率为16.5%,而中国学生(含香港地区)的录取率因专业不同呈现较大差异。
2025/7/28 发表于11天前 英国 1164
2025雷丁大学高考直通车:中国学生可凭高考成绩直申本科课程
2025年申请季,雷丁大学继续向中国优秀高考生敞开大门,通过清晰的高考分数转换标准和灵活的补录政策,帮助更多中国学生实现英伦名校梦想。
2025/7/23 发表于16天前 英国 1639